“虎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生活用器,因造型似虎而得名。一说是水器,一说是溺器,至今学术界和收藏界尚难定论。
东汉末年,汉代谶纬神学的天人感应论和神仙信仰观念的兴盛以及道教的正式创立和广泛传播,使作为道教图腾符号以及体现道教核心思想——“升天成仙”的坐骑——老虎形象,深入人心,风靡盛行。
本“虎子”为椭圆形造型,只是在器身作象征性点缀贴塑虎头和虎尾。虎头前伸,虎尾直接前倾连入虎头组成提梁,虎尾与提梁共形。虎头和虎尾前倾之动势张力,使静态的虎子感觉有一种向前冲奔的“运动感”和“力量感”。
其造型古拙质朴,简朗大气,沉雄浑厚,浑然天成。其气韵虎精充盈,虎气旺盛,虎神奔腾。其整体精气神洋溢着一种汉文化所普遍追求的“动势之气”。
东汉末年青瓷虎子,正是以这种“古拙美”,“动势美”,“力量美”,“气势美”的艺术品格,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精神气质。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诞生于东汉末年(公元184年-220年)浙江上虞地区的越窑。越窑是中国瓷窑的开山鼻祖,越窑青瓷是中国最早的“母亲瓷”。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堪称我国“五大发明”,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一页,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此东汉末年青瓷虎子,是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瓷上老虎形象,文物价值异常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