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主义”是由欧阳巨波教授于2025年提出的东方当代艺术概念,以宇宙之“气”与生命之“气”交融为核心,创造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动态艺术形态。它根植中国古典美学,突破西方“具象主义”“抽象主义”的线性史观,通过水墨技法展现“气化”的流动感与哲学深意,探索人类起源、量子科学等全球议题。气象主义拒绝复刻西方艺术范式,主张以纯粹中国语言重构当代艺术,推动水墨、设计等多领域革新,旨在通过中西平等对话,让中国艺术跻身世界舞台。
“气象主义”是一种当代艺术概念,指涉一种被“气化”的艺术形象,包括艺术风格、图形样式、审美面貌、创作技法等核心概念。
“气象主义”艺术概念由欧阳巨波教授于2025年首次提出,作为中国最早探索中国水彩艺术的当代艺术观念与当代艺术表现的艺术家代表之一,他的艺术成果与艺术作品于2000年载入了《中国水彩画史》,对中国水彩画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从欧阳巨波教授的水彩画艺术创作到新水墨艺术创作历程,集中体现了“气象主义”的核心艺术概念。相对于西方世界的“具象主义”“抽象主义”艺术概念,“气象主义”并非指气象学的气象,既区别于既有的“心象”“意象”等中国式艺术概念,也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气象”的文化内涵。
“气象主义”是东方世界特有的艺术概念,是宇宙之“气”与生命之“气”深度交合交融之“气”,所“气化”生发出来的具有生生不息生命力和运动状态的艺术形象;是宇宙“神气”与生命“心气”交合交融之气,是另外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所“气化”生成出的艺术形象。
气象主义艺术运动是东方意义上的当代艺术运动,提倡气象主义艺术的核心观念,将有益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的并置进程。
“具象主义”与“抽象主义”是西方艺术史中的两个艺术概念,分别出现于西方古代时期与现代时期。西方古代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意大利达到顶峰,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正是具象主义艺术家的代表,艺术家以摹仿现实的写实创作手法,形成了具象主义艺术门类,并由艺术史学家瓦萨里确立了具象主义艺术的艺术史合法地位。
西方现代艺术在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60年代得以发展,在美国纽约达到了鼎盛,像现代主义之父塞尚、抽象主义之父康定斯基,以及毕加索、波洛克、梵高等人正是这个时期的代表艺术家,他们以抽象表现的艺术创作手法,实现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前卫,形成了抽象主义艺术门类,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确立了抽象主义的艺术史合法地位。
可以说,抽象主义艺术以反对文学叙事的方式,对具象主义艺术进行反叛,实现了西方艺术史从古代时期到现代时期的线性过渡。
抽象主义艺术家认为自身实现了现代时期的前卫,具象主义艺术家是过时的,但是,具象主义艺术家却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自身实现了前卫。
实际上,每一种艺术门类在艺术家探索边界的同时完成了自身,他们分别在西方古代时期与现代时期已完成艺术使命,这就是西方艺术史叙事的终结。
具象主义艺术或抽象主义艺术,二者都不是从东方世界出发的艺术概念。无论是鲁迅主导的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1931年),还是林风眠主导的三次中国艺术运动(1927年、1928年、1929年至1932年),再或是森达达主导的中国“八五新潮”艺术运动(1985年)等等,中国艺术家更多地在借用西方艺术概念,以实现看似的中国式前卫。
中国艺术运动多是一阵短暂的狂欢,并没有自身独立的艺术概念,导致了接二连三地失败。这就导致中国艺术并没有走入完整的现代或后现代时期,甚至还徘徊在古代时期的落后创作方式之中。
实际上,从具象主义或抽象主义艺术概念出发的艺术创作,仍旧是西方意义上的创作方式,近代时期以来的中国艺术家更多地是在为西方艺术史背书,重复了西方艺术史中已尝试过并已终结的艺术样式。
显然,艺术创作并不能简单地挪用西方艺术概念,从西方概念出发的艺术创作已穷尽了探索意义,西方艺术史已成为了各种西方艺术概念探索完成的历史形态,在后现代时期之后已经进入到了无大师的当代时期。这就是为何从西方艺术概念出发,进行艺术创作的中国艺术家难以被写进艺术史,而是大规模地惨遭艺术史淘汰。
除了“具象主义”与“抽象主义”,关涉于“气象主义”的中国式概念还有“心象”与“意象”,但二者还尚未形成“主义”。在中国美学中,心象是指心灵对外物的感受,进而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图像,强调了内在感受的外化形态。
“心”是中国人独有的词汇,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出现;“象”最早在《易经》中出现,“象由心生”讲的正是心象的呈现方式。在魏晋时期,“意”与“象”逐渐结合。“意象”是情感与物象相交融后形成的审美形象,“情景交融”正是意象的呈现形态。
如果说,“心象”注重的是心灵外化的极大呈现,是中国式的抽象主义。那么,“意象”则是心与物的应和,是中国式的具象主义。
但是,无论是中国式的抽象主义还是具象主义,二者还没有实现彻底的当代化。
“气象”则与“心象”“意象”都不相同,“气”不仅指涉大自然中的云气、风气、雾气等具象形态,还指涉着宇宙的神气与生命的本源。
“气象”是艺术家心气与宇宙的神气相融合而造就的图像,在艺术表现中介乎于具象与抽象之间。虽然说,“气象”虽然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范畴,“气”与“象”的连用最早始于秦汉时期。
但是,“气象”与“主义”的连用,在中国当代时期才被欧阳巨波提出,“主义”代表着某种广泛被社会或学界接受的思想体系。“气象主义”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气象”,而是一种当代艺术风格。主张和追求一种被宇宙之“气”和生命之“气”高度交合交融而“气化”生发生成的一种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以及艺术流派。代表着艺术概念的凝练、系统化,以及拥有一批聚焦阐释艺术概念的系列艺术作品。
所以说,气象主义是建基于中国传统的当代艺术概念,是关涉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最高审美境界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路径。
气象主义艺术的图形样式,突出了对物象的平面化抽象处理,主要在画面上展现为“气”的充溢与弥漫,从而突出了“大气象”的审美面貌。
中国绘画艺术以笔墨纸砚作为传统技艺的基础,是西方绘画艺术所不可取代的技艺媒介。
在图形样式的塑造过程中,艺术家以简洁的方式将自然景物勾勒了出来,始终强调着以单线的方式,以及大块面的平面化处理的创作方式,让具体的物象转换成抽象化的水墨元素。
在创作技法上,气象主义艺术规避了照相机式的静态写实方式,以笔墨的横、竖、斜的刷墨方式,让画面运动了起来。动势在笔墨纵横的描绘过程中显示了出来,让观赏者感受到风的吹拂感、水面的波动感等等审美感受。气象主义艺术既展现气象,却在视觉感受上又是无象,即在整体画面没有着重描绘任何具体物象,而是将万千物象转化为了抽象化的元素。
但是,这种抽象又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抽象主义绘画艺术。这种“气”是中国人独有的生命之气,以生生不息的动势形态处在天、人、地之间。
人的生命源自于宇宙,生命从虚无与混沌之处生发出来,天、人、地的交合交融之气让生命得以诞生。这与始于唐代的禅画的艺术表现有着共通之处,生命之气也可以说是禅气。譬如,在欧阳巨波的《大宇宙系列——天神》(图1、图2、图3)艺术作品中,正是他突出这种禅气传达方式的集中体现。从作品中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人类生命起源的终极思考,展示了气象主义艺术独有的哲思特质。禅画的创作精髓在于“不可言传,只可意会”,且“以技显道”。气象主义艺术将这种大气象以颤动且强烈的方式表现出来,是宇宙能量、生殖生命的视觉映射!
图1. 欧阳巨波 大宇宙系列——天神
2024.1 纸本水墨 60x60cm 2024
气象主义艺术概念的核心在于,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对宇宙起源、生命起源的探索,以及对大宇宙与地球、人类、原子、量子、灵魂、意识等问题的思考。
西方艺术拥有东方艺术所欠缺的科学基础,东方艺术拥有西方艺术所欠缺的思想基础。气象主义的艺术表现,恰好呼应了西方世界所关注的当代技术问题。
世界的当代时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气象主义艺术对关涉人类命运系列核心问题的思考,所具有的世界性意义不仅限于中国,而是能够以中国艺术语言联系到西方世界,让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
如果说,西方后现代艺术站在了哲学的视角进行艺术表现,使得艺术终结于了哲学。那么,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气象主义艺术,则站在大宇宙的视角,对关乎于现代技术的科学、哲学问题进行了中国化的当代表达!
图2. 欧阳巨波 大宇宙系列——天神
2024.3 纸本水墨 60x60cm 2024
因此,气象主义艺术能够实现彻底的当代化!处在中国当代时期的气象主义艺术运动,正是为了突破以往所遭遇的话语困境,旨在通过艺术创作来重构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要素。
在世界艺术史的推进过程中,气象主义艺术运动能够通过中西对话,进而实现中国艺术话语与西方艺术话语的平等与并置。
每段艺术史都拥有着自身所属的当代时期,气象主义艺术正是属于中国当代时期的前卫艺术,不仅注重当代性,更注重未来性。
每个走入气象主义艺术运动的学者、画家、设计家,他们将走进中国当代艺术史!
图3. 欧阳巨波 大宇宙系列——天神
2024.6 纸本水墨 60x60cm 2024
中国画还尚未到穷途末日的时候,艺术思想的实验,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式。气象主义艺术运动是一场大艺术的思想实践,能够延展于艺术学的各个方向。无论是美术学领域的水墨画、水彩画、油画等方向,还是设计学领域的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方向,都能够将气象主义艺术概念践行。
不同于“中西调和”或“中西融合”的创作路径,气象主义艺术是正宗的中国艺术语言表达,既不采取改良方式,也不采取折衷方式,更不复古或崇西。而是以突破中西界限的方式来让中国传统水墨画当代化,也即让传统水墨画本有的张力自自然然地表现出来。
气象主义艺术表达的是艺术家独特的艺术观念、艺术视野、艺术信仰、宇宙崇拜、生命敬畏、灵魂意识、生殖崇拜、情感个性,特别是强调对宇宙和生命起源和归宿的追溯和思考。
作品强调整体和形象呈现出充满充溢弥漫的一种“气化气象”和具有生生不息生命力和运动状态的一种当代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以及审美境界!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代表画种,气象主义艺术建基于传统,沿着中国艺术本有的道路自行展开,并以此延展至其他的艺术领域,更新中国艺术作品的审美面貌。
气象主义艺术运动,能够重构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观念,凝聚中国的学者、画家、设计家,走向同一个学术命运共同体!
气象主义艺术运动,让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新气象!让中国当代艺术留在世界艺术史中!
中国的学者、画家、设计家团结起来!走向属于我们的当代!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
本文全文由梅森出版集团旗下期刊《Art & Design Reserach(艺术设计研究)》编委老师创作。
《艺术设计研究》
征稿主题:艺术/音乐/舞蹈/建筑/设计
投稿邮箱:adr_author@163.com
尊敬的老师:
您好!梅森出版集团旗下已有7本国际期刊,分别是《传播与教育评论》《艺术设计研究》《经济管理评论》《当代法律研究》《体育与社会心理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研究》《哲学与思想研究》。期刊正在广泛征稿中,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报名投稿。
官方网址:www.masonpublish.org
征稿对象
作者级别不限,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高校老师均可投稿。
1. 投稿时间:时间不限,全年接受投稿。
2. 版面费用:单篇论文出版的版面费为2500元人民币。本刊可提供国际发票INVOICE和国内公司发票,均可用于报销。
3. 目前全部期刊可以被知网检索,论文见刊后一个月内可以被知网检索。
4. 本刊欢迎作者介绍其他老师、学生来我刊发表论文,享受更多优惠待遇。
1. 作者需提供论文英文版,文章字数以3000-8000字为宜。如果没有英文版,可先投中文版论文,中文论文3000-6000字左右为宜,待审稿合格后,作者可以再翻译成英文投稿(梅森提供论文翻译和润色服务1000元/篇,作者可直接提交中文稿,后期排版校对由期刊社负责)。
2. 邮件主题为“作者姓名+论文标题”。
3. 请在邮件或论文正文部分注明作者姓名(包括通讯作者)、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电话等个人信息。
4. 论文格式请参考文末附件要求
附件一:论文格式要求
https://z6nm6ebypf.feishu.cn/file/LtT5b40hyoHgNUxRIE7c62qbnob?from=from_copylink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尔雅老师
QQ:2214780882
微信:eryajiangtang
或助理栗子老师
微信:chestnuts-07
获取更多投稿渠道 / 会议资讯
提供图书出版、国际培训等服务
请关注微信号 : 梅森学术科研服务M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