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时代新征程贡献中国设计理论智慧——“中国设计理论与国家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综述

在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新文科、新工科建设的关键时期,设计学科发展的转型阶段,由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公室指导,同济大学、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课题组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设计理论与创意文化研究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承办,上海美学学会设计美学专委会、《设计学研究》编辑部协办的中国设计理论与国家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第五届中国设计理论暨第五届中国工匠培育高峰论坛在同济大学顺利召开。会议发起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邹其昌主持,上海美学学会会长祁志祥、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凯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许建康、同济大学文科办主任刘淑妍、上榀设计董事合伙人于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书记范圣玺等出席了开幕式并分别致辞。来自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宁波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东华大学、盐城工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广东白云学院等多所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研讨成果形成了40余篇、60余万字的论文集。

图片

与会专家学者面向国家发展中的新使命和新挑战,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围绕设计治理与国家发展战略专题以及基本概念与理论建构”“乡村振兴与设计产业”“设计治理与文明建设”“工匠培育与国家发展等议题进行了研讨,并就设计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针对国家发展战略、社会关注热点与产业发展焦点等,给予了回应,提出具有新高度和新视野的建设性方案,为中国设计理论体系的建构贡献了重要观点。
会议伊始,浙江大学教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产业分会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智能创意与数字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罗仕鉴作了开幕式主旨发言。在发言中,罗仕鉴结合自身求学经历与科研历程,介绍了浙江大学在艺术学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举措,强调科研要反哺教学,推动工业设计发展的工业设计+N”理念,通过其主持的多个设计案例,说明跨学科合作设计的模式是信息化时代工业设计及现代设计发展 的必然趋势;提出 市场拉动+科技推动+设计驱动的创新策略,全方位地展现了工业设计如何与科技融合,对接产业升级,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工业设计怎样跨界整合做出了详细阐释,同时针对中国设计理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从国家战略、学科交叉等领域进行趋势分析,他表示在现代科技3.0的时代背景下,呼唤产业智能化实施、智能制造服务业发展和设计教育的转型升级,也更   需要设计理论界思索凝练其特有的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

图片

随后是圆桌会议专题基本概念和理论构建专题发言研讨部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韩禹锋作了折中主义下的跌宕命运——俄罗斯现代设计发展及对中国设计的启示的报告以具体实例开始阐释了俄罗斯设计的各发展阶段特点,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将俄罗斯设计发展分为俄国的生产艺术”“ () 苏联构成主义及国家现代化俄罗斯当代设计的挫折与探索”3个阶段,论述了俄罗斯民族文化中混合性折中主义对设计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中俄两国的设计发展特点,以期为我国设计理论与文化发展战略提供参照;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冷先平围绕图像传播:明清鄂湘赣移民圈民居建筑装饰图形符号解析进行报告,通过对装饰图形符号生产过程中的形式与意义、视觉思维、图像语言及其传播可操作意图的分析,阐释了鄂湘赣移民圈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图形传播的内在逻辑;湖北美术学院肖清风、西南大学张汉平、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黄思华等学者,在其论文中从设计学理 论特征与专业定位“‘大设计的现象、概念以及生成论显现学论纲,设计学研究新路径等角度,对设计学的关键词及重要概念进行了探讨,对设计学的专业定位,设计的社会化现象与后现代语境中的设计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华东理工大学施天宇、于炜,在论文《竹的大智及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深层次表达》中结合中国古典园林主人的生平境遇探究竹的大智在园林中的深层次表达,阐释了这一处之景到寻常百姓的案上之物,展现了其形态美、实用美及工艺美,总结了园林设计理论与传统文化不可割裂的关系;景德镇陶瓷大学孙新明论述了文化转轨背景下宋代营造意识的精神觉醒,提出情理 并重与民族忍耐等共同构建的宋代营造理念是中国文化治乱中的重大转折;湖南师范大学吴为、张佳慧围绕民国艺专的发展历程,并基于此论述了大国美育的崛起,揭示了民国艺专具备的时代特征及其对美育思想传播的历史作用和重要意义

图片

研讨环节结束后,与会学者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交流,参观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本科、硕士毕业大展。论坛闭幕式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许建康主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韩禹锋进行综述发言,同济大学教授邹其昌作了会议总结并着重谈到,一年一度的中国设计理论与中国工匠培育高端论坛旨在探讨、研究与实践中国设计理论体系的当代构建问题,以期对中国未来发展做出中国设计理论界自己的努力与贡献。与会学者聚焦设计与创新之内逻辑关系探讨,重点探索中国设计理论与国家发展战略问题,而这正是中国创新设计体系的重大理论。

图片

本次会议专题研讨报告及征集到的论文,聚焦了设计领域的重要发展历史和相关人文观念,从应对后疫情时代新挑战、国家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转折背景中,思考设计学科的价值与使命,形成了以下共识:首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学界正在对社会发展进行的深刻反思,因此,设计体系也一定要顺应时代变革,同时也要起到引领的作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融合、文化传承等共同组成了设计理论体系的核心框架,其中仍然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育的理念虽然发生变革,但是设计理论体系的重要价值仍然是提升人的能力、点亮人的心灵,弘扬工匠精神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其次,未来的世界趋势是广泛的互联互通,更透彻地感知,更深入的智能化。这就要求今天的设计产业发展不能单纯以自然为逻辑,而且要以社会的逻辑、人文社会科学的逻辑将人和人、物和物、人和物集成在一起,才能致力于创造一个价值创新的和谐社会;设计应该寻找更多的可能性,要有观念的转变、认知方式的转化、媒介的转化和审美体验的转化;设计更应该是价值观念的塑造,是审美判断力的培养,是通往精神境界的途径。最后,在新时代背景下,设计更强调有目标、有计划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创造,设计的任务是解决问题,同时设计也是平衡的手段,是应对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新技术冲击、消费模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型、人类健康挑战等问题的有效协调途径。
会议提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产生的问题不同,因此设计的核心任务也一直在不断地演化和演进,设计就是以科学的精神、以人文的情怀来驱动创新,而学科的发展设计的创新,美好生活的构建,都需要注入理论动能。
2021年,中国设计理论与中国工匠培育高端论坛迎来了第五届,我国也启动了十四五新的征途,中国设计学科的发展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中国工匠回应国家的呼唤,中国设计理论体系的建构也紧随国家发展的步伐。本次会议,从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出发结合中国设计理论的自身逻辑,对设计理论、设计治理、中国工匠等问题进行多维度、多领域、多学科的思考与研究,具有学术前沿性质同时,会议将众多学者成果以论文集集中呈现,踩下了设计理论探索的脚印,为中国设计学派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中国当代设计理论研究的又一次集体亮相,也是设计理论界的盛会。会议将持续推出系列活动,研究成果面向学界开放共享。

本文节选自《新时代新征程贡献中国设计理论智慧——中国设计理论与国家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综述》,《创意与设计》2021年第4期,有删减。)


作者简介:韩禹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艺术创作与价值观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