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上虎纹饰与虎文化简论(节选之一)

欧阳巨波       

      “纹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早于文字的诞生。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视觉表达,是民族意识形态的显现和文化灵魂的流露。
       中国古代瓷器上的装饰纹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富有极强的生命力。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
       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史,而陶瓷上的纹饰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真实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且纹必有意,意必吉祥。以物言志,画必有情,物必饰图,图必有寓。中国瓷器上的纹饰不仅是一种艺术形象,更是一种思想的体现,情感的表达,文化的沉淀和社会的折射。
      纹饰往往通过运用谐音、象征、隐喻、比拟等手法,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态,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吉祥寓意,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企盼追求,浓缩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老虎的起源在中国,中国是老虎的故乡。中国的华南虎是所有老虎的祖先,大约在200万年以前,老虎就与人类同时共生共处于这个地球上。老虎是中华民族远古先民的图腾崇拜和精神偶像。是中华民族“生命的保护神”。
      《说文解字》称:“虎,山兽之君也”。汉代应劭《风俗通义·祀典》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山海经》中也记述了“虎食百鬼”的传说。西方人把狮子当作“百兽之王”,而中国人则把老虎看着“百兽之王”。虎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中占据的崇高地位是任何一种自然界的动物都无法替代的。中国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易·乾》曰:“云从龙,风从虎”。虎的形象,威气、凛气、阳气、正气、大气、义气、贵气、王气、霸气,“虎虎生威”“虎虎生风”,是威猛精进的化身,有一种巨大的势不可挡的精神力量和超凡气度。自古以来,被赋予了坚强、勇猛、智慧、英雄、力量、光明、正义、尊严、权利、热情、高尚、自由、美丽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镇宅祛灾、纳福驱邪、趋吉避凶、吉祥如意的文化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沟通人神,天人合一,祈福纳祥,庇佑子孙繁衍,万代兴旺的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文化现象。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渴望自然护佑的心理诉求使“通天神兽”的老虎成为了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吉祥物”,人们相信老虎具有避邪消灾、惩恶扬善的神力。虎又谐音“福”,寓意福运临门。中国人把虎奉为一种“通天神兽”“义兽”“仁兽”,寄托美好的期翼和企盼。
      在中国历史文明长河中,虎纹饰和虎文化渊源悠远,生生不息。从旧石器、新石器内蒙古阴山岩画,河南濮阳西水坡新石器仰韶文化遗址墓中的蚌塑虎龙图形——“中华第一虎”,商周的青铜器、玉器,秦汉的石雕、漆器、瓦当、画像砖,魏晋南北朝的敦煌壁画、青瓷,唐代的诗画,宋金的虎枕、绘画,元代的虎头建筑、永乐宫壁画、杂剧,明清文人画、瓷器、小说、织绣,民间的绘画、瓷器到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故事、神话、宗教、儿歌、成语、谚语以及年画、版画、泥塑、剪纸、皮影、布玩具等民间艺术领域,虎的形象可谓无处不在、不胜枚举。虎形象和虎文化已经深深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意识形态,反映在各种生活中,是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缩影。
      瓷器上的虎纹饰最早出现于东汉末期的青瓷虎子上。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一个划时代的贡献。对世界的影响并不亚于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任何一项。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烧制出了“原始青瓷”。而真正意义上成熟的瓷器出现于东汉末年,而瓷上虎纹饰正是伴随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的诞生而同时诞生的。
      虎纹饰是中国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纵观中国古代瓷器上的老虎纹样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每当时代发生“大动荡”“大战乱”“大饥荒”“大灾难”时,作为中国老百姓的“生命的保护神”的老虎就会大量出现和广泛流行于瓷器上。如:东汉末年时期,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时期,宋金时期,明代空白期,清代晚期,抗日战争时期等等。民众企盼祈求能借助老虎的“神力”来抚慰心灵,保佑生命,镇宅驱邪以满足个人感受和内心需求。而当国力强盛,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时,瓷器上的花鸟、植物、安居乐业图案便又成为时代的主流纹饰以满足时代感受和外在需要。
      我们从中国历代瓷器上老虎纹饰的“卧虎”“趴虎”“坐虎”“探头虎”“回望虎”“潜伏虎”“站立虎”“游走虎”“奔跑虎”“冲刺虎”“上山虎”“下山虎”等形态中;从老虎纹饰的“憨态虎”“乖乖虎”“呆呆虎”“苦闷虎”“郁闷虎”“怒视虎”“咆哮虎”“怒吼虎”“长啸虎”“放松虎”“傲视虎”“威严虎”“满足虎”等神态中;从各朝各代瓷上虎纹饰,如东汉末年虎纹的“动势之气”,三国虎纹的“英雄之气”,西晋虎纹的“放达之气”,东晋的“素朴之气”,南朝的“稚憨之气”,唐代晚期虎纹的“感伤之气”,北宋虎纹的“平和之气”,金代虎纹的“粗犷之气”,南宋虎纹的“悲壮之气”,元代虎纹的“豪放之气”,明代宣德虎纹的“雄猛之气”,“空白期”虎纹的“威风之气”,成化虎纹的“典雅之气”,弘治虎纹的“可爱之气”,正德虎纹的“憨顺之气”,清末虎纹的“郁闷之气”,抗日战争虎纹的“怒吼之气’,大饥荒虎纹的”衰吼之气”,改革开放后的“王者之气”等等艺术风格和美学品格中,可非常清晰的观照和洞察出老虎纹饰背后的承载和深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艺术风貌和精神内涵。这些虎纹饰的形态、神态以及艺术气韵等都是对当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社会状况和民众心理的反映和折射,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